首页

在线SM视频

时间:2025-05-24 05:37:42 作者:中国加强核动力厂环境和安全事中事后监管 浏览量:25548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地球科学论文指出,人类活动的变化或导致16世纪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原因是公元1450-1700年新旧大陆交流期间美洲大规模土地利用的变化。这项研究结果基于一个南极冰芯的数据,该冰芯可追溯至约500年前。

南极冰原深处提取的南极冰泡照片,这其中包含着地球大气温室气体的历史(图片来自Thomas Bauska)。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该论文介绍,已知工业化会导致人类活动改变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但这种情况可能也存在于工业化前。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旧大陆(这里指欧洲)和新大陆(美洲)在16世纪产生交流后,大流行暴发导致人口减少。这或许导致了大规模土地荒废,让植被得以重新生长,大气中的碳被再吸收,以及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下降。过去2000年里的二氧化碳冰芯记录揭示了人为导致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空前增加的背景信息。但是,大气二氧化碳的历史变化在某些时期并不明确,比如公元1600年左右。

南极冰原深处提取的南极冰泡照片,这其中包含着地球大气温室气体的历史(图片来自Thomas Bauska)。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基于此,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英国南极调查局Amy C. F. King和同事及合作者测量了Skytrain冰芯的二氧化碳含量,该冰芯的钻取时间为2018-2019年,地点为西南极冰盖边缘,深度达104米,形成时间可追溯至公元1454-1688年。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含量在公元1516-1670年以每十年0.5 ppm(百万分率)的速度逐渐减少,并推断土地碳汇为每十年2.6 PgC(千兆克碳)。

  他们认为,这种逐步减少的趋势与16世纪新旧大陆交流后美洲因土地利用改变导致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模拟趋势一致。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他们的研究表明,冰芯记录能为工业化前人类如何影响大气组成提供背景信息。(完)

【编辑:张乃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深信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将持续向前发展

此外,面对隧道穿越多种地层以及有害气体、岩溶、岩爆等多种不良地质,项目团队实行大型机械换人、智慧化减人,有效突破高瓦斯、采空区、可溶岩等技术难题,大幅度提高施工安全、质量和掘进效率。

一季度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侵权假冒案件逾3500宗

因看好家乡发展,2020年,在欧洲生活多年的王冰,回到宁波筹划帐篷营地项目。他的第一个项目落在宁波九龙湖,第二个项目瞄准了位于江北区的宁波甬江TOD体育公园。

马达加斯加高等宪法法院宣布拉乔利纳当选总统 中方表示诚挚祝贺

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邀请了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789件美术作品参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合唱团队将在丝绸之路合唱音乐会同台演出。

四川乐山探路产业创新升级:不同“钒”响底气“核”在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日前联合举办“法国百年时尚展”,展出1770年至1910年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法国服饰,回顾时代变迁下法国时尚潮流的百年演变。

“这账号怎么是私人的”,银行员工拆穿一起冒充执法人员诈骗案件

夜幕降临,西安城墙永宁门灯光璀璨。以盛唐礼仪文化为主题“大唐迎宾盛礼”每晚准时与各地游客见面。游客在行进式的入城迎宾礼中,感受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